高端网站建设信息搜索引擎营销的主要方法
文章目录
- 算法原理
- 题目解析
- 第n个泰波那契数列
- 三步问题
-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
从本篇开始总结的是动态规划的一些内容,动态规划是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,因此也是学习算法中的一个重点,在学习动态规划前应当要把动态规划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下
算法原理
动态规划既然是一个新的算法,这个名字也是新名字,那么就要首先明确这个算法的名字代表什么含义
动态规划是什么?
动态规划其实就是dp表
中的值所表示的含义
那什么又是dp表?
dp表
是解决这类问题中必须要使用的一个内容,通常是借助vector
来表示
dp表怎么写出来?
一般来说题目要求中会有一些提示,同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,如果遇到了分析的过程中有重复的子问题,也可以借助这个逻辑写出一个状态转移方程,利用这个状态转移方程就可以填写到dp表
中
状态转移方程
状态转移方程就是在动态规划中根据一部分提示找到dp表
的填入方法,再根据这个方法就可以借助dp表
解决问题,因此状态转移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
题目解析
首先用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来上手动态规划
第n个泰波那契数列
对于这个题来说,可以用上面的动态规划的方法来处理:
首先创建一个dp表
,再从题目中找到状态转移方程,再利用状态转移方程写入dp表
,再利用dp表
求出要找的数据
class Solution
{
public:int tribonacci(int n) {// 处理边界if(n==0){return 0;}if(n==1 || n==2){return 1;}// 创建dp表vector<int> dp(n+1);// 初始化dp表dp[0]=0;dp[1]=1;dp[2]=1;//填入dp表for(int i=3;i<=n;i++){dp[i]=dp[i-1]+dp[i-2]+dp[i-3];}// 返回值return dp[n];}
};
三步问题
分析问题:
假设现在有1个台阶,那么小孩跳到这个台阶的方法有1种,直接从地面走到第一个台阶上
假设现在有2个台阶,那么小孩跳到这个台阶的方法有2种,第一种从地面直接走到第二个台阶上,第二种是小孩从地面走到第一个台阶,再从第一个台阶走到第二个台阶上
假设现在有3个台阶,那么小孩跳到这个台阶的方法有4种,第一种直接跳到第三个台阶上,第二种先跳到第一个台阶,再从第一个台阶向第三个台阶跳,而从第一个台阶向第三个台阶跳又有两种,参考有2个台阶的方案,那么总共第二种方法有2种,第三种小孩跳到第二个台阶,再从第二个台阶跳到第三个台阶,因此总共有四种方法
假设现在有4个台阶,那么小孩跳到第四个台阶的方法总共有7种,先让小孩走到第一个台阶,再从第一个台阶走到第四个台阶即可,而小孩走到第一个台阶的方法有1种;也可以先让小孩走到第二个台阶,再从第二个台阶走到第四个台阶,而小孩走到第二个台阶的方法有2种;先让小孩走到第三个台阶,再从第三个台阶直接到第四个台阶,而直接让小孩走到第四个台阶的方法有4种,因此上面的这些总计是7种
假设现在有5个台阶,那么小孩跳到第五个台阶的方法有13种,先让小孩跳到第二个台阶,再从第二个台阶直接到第五个台阶…
因此规律就找到了,其实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变形问题,利用上面的例题的思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
class Solution
{
public:int waysToStep(int n) {vector<long long> dp(n+4);dp[0]=0;dp[1]=1;dp[2]=2;dp[3]=4;for(int i=4;i<=n;i++){dp[i]=dp[i-1]+dp[i-2]+dp[i-3];dp[i] %= 1000000007;}return dp[n];}
};
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
此题也是动态规划中的一个典型题,这里从两个角度来看这道题
从最开始的介绍中可以知道,对于动态规划的问题来说,关键是dp[i]
的意义和状态转移方程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优先对这两个部分进行思考和解决,那么两个不同的dp[i]
的角度来看这个题
首先从第一个角度来看:
如果这里的dp[i]
表示的是,上到第i个台阶需要花费多少钱:
那么可以这样思考问题,要知道上到第i个台阶需要多少钱,就必然要知道上到第i-1个台阶要花多少钱,再用这个钱加上上第i-1个台阶要花多少钱,由于一次可以上两个台阶,因此也要知道上到第i-2个台阶需要多少钱和上这个台阶需要多少钱,再比较一下从第i-1个台阶上划算还是从第i-2个台阶上划算,比较后就可以得到dp[i]
的值,因此状态转移方程就很容易得到了
dp[i]=min(dp[i-1]+cost[i-1],dp[i-2]+cost[i-2])
此时注意一下边界初始化问题:在第0和第1个台阶是不需要花钱的,于是初始化为0即可,代码也可以很好的实现出来
class Solution
{
public: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vector<int>& cost) {vector<int> dp(cost.size()+1);dp[0]=0;dp[1]=0;for(int i=2;i<=cost.size();i++){dp[i]=min(dp[i-1]+cost[i-1],dp[i-2]+cost[i-2]);}return dp[cost.size()];}
};
以上为第一种思考的方式,dp[i]
对应的意义还有其他,这里还可以理解为从第i个位置上到最顶上需要的花费,因此这里也可以借助这个意义来解决
那如果要求从第i个台阶上到顶端要花多少钱,需要知道从第i个台阶一次上一个台阶还是一次上两个台阶比较划算,因此这里又需要知道i+1和i+2的值,根据这两个的值决定一次上一个台阶还是上两个台阶,因此状态转移方程也可以得出来了:
dp[i]=min(dp[i+1]+cost[i],dp[i+2]+cost[i]);
那么代码的实现也可以得出:
class Solution
{
public: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vector<int>& cost) {int n=cost.size();vector<int> dp(n);dp[n-1]=cost[n-1];dp[n-2]=cost[n-2];for(int i=n-3;i>=0;i--){dp[i]=min(dp[i+1]+cost[i],dp[i+2]+cost[i]);}return min(dp[0],dp[1]);}
};